日本考研丨京都大学合格经验谈(2022年度)
前言
说到日本超一流院校,只有东京大学、京都大学这2所。
而说到关西TOP校,京都大学定是毋庸置疑的第一。
在2022年度的大学院入试中,有间学堂合格京大的共计6名学员,其中2名是研究生。
在本期的合格访谈,我们邀请到了其中5位前辈,来给同学们分享一下他们的心得与经验。
基本信息
小编:首先祝贺五位同学合格了日本著名国立大学京都大学,也感谢各位今天来参加本次的集体采访。我们先从自我介绍开始,请大家介绍各自的基本情况,出身校、专业、语言成绩、在有间学堂学习的期数以及跟有间结识的契机。
余同学:我毕业于山东大学日语专业,日语成绩N1 170分,英语托福95分。去年9月份加入了有间大阪校的日本语教育专业第6期课程。今年2月参加冬季考试,合格了京都大学人间环境学研究科外国语教育论讲座。我之前有同学在有间上过课,推荐了给我。
王同学:我本科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金融学专业,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报考了京都大学MBA课程。N1 114分,托业835分。在有间学习的课程是UCBS第9期,我报名有间是因为一开始就认识传媒方向的宋老师,直接报的名。
杨同学:我本科就读于日本的立命馆大学国际关系专业,日语N1 140分,托业890分。本次合格于京都大学地域研究专业的东南亚研究方向。在有间学习的期数是国政21期,我是通过熟人推荐,去年报名了有间。
王同学:我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新闻传播专业。日语N1 100分,托福94分。合格的是京都大学经济学研究科组织经济学方向。我在有间是经营11期,因为大学本科老师的先生曾经在有间教学,我也看了知乎上关于有间的介绍,就报名了。
白同学:我本科毕业于一所双非大学的日语专业,日语N1 133分。与大家不同,我本次合格的是京都大学研究生课程而非硕士课程。专业是人间环境学研究科的比较文明方向。在有间学习的期数是文学18期,以前在知乎上看到前辈们分享的考学经验文章,感觉不错就报名了。
(注:应本人要求以“白同学”称呼,并非该同学真实姓氏)
择校理由
小编:接下来请谈谈你们的择校理由和对京大的印象。
余同学:我大学是日语专业,来日本考研并不想换专业,所以就选择了与日语相近的日本语教育学,加上我本来对教育学也感兴趣。择校的时候基本是看哪些大学有这个专业,筛选下来符合要求的有东北大学、京都大学和大阪大学,但东北大落榜了,最后我选择了京大。在我的印象中,京大校园漂亮,研究室的老师与同学们之间氛围也好。
王同学:我的择校理由是,疫情末尾时期可以海外出愿的选项少,京都大学就是其中之一,我就报名了。另一个原因是我希望自己负担费用,京大属于国立大学,相对来说学费也会较低,符合我的要求。我对京大的一位面试老师印象深刻,和这位老师问答时氛围非常自由随意,让我感觉比较放松。
杨同学:我的择校是通过排除法来选择的。首先不想去关东,所以没有考虑关东范围的学校。其次,我希望能升入比本科更好的学校,排除下来关西圈只剩下京大和阪大。但因为大阪大学的教授与我的方向并不十分契合,而恰好京大有合适的导师,就选择了京大。
我对它的印象跟大部分人一样,觉得很难,是自己够不到的学校,结果没想到合格了。此外,京大校风自由,毕业典礼无需穿正装,偶尔会看到着装奇特的学生,这是我对它的大致印象。
王同学:其实我一开始报考的是东大、早大和庆应,但有些落榜了,有些因为疫情没去参加考试,最后就选择了知名度高的京大。我对京大的印象是我专业方向的老师们师资力量很强、背景国际化,许多都有欧美的学术背景。
白同学:选择京都大学主要是根据研究计划书相关的教授来找的,一开始广撒网联系了多位教授,后来京大的教授回复了我,看过我的计划书后让我准备AAO手续。京大的AAO手续相当于一种入学门槛,主要看考生的学历、语言成绩等是否过关。与其说我选择了京大,不如说京大给了我机会。
关于对京大的印象,我认为最突出的是学风自由,拥有开放性的学术氛围,校园趣闻多。
考学心得
小编:接下来是考学心得,大家有哪些备考经验可以分享给大家吗?
余同学:我的研究计划书用的是东北大学读研究生时的课题。起初选题时和有间日教的老师面谈过几次,讨论了一些比较热门的话题,就把题定下来了。
准备笔试环节重点做了过去问,再将做的论述题拿给有间的老师修改,一周内会收到老师的反馈。学堂的老师们十分负责,每次的反馈都会在很多地方添加批注,我从一开始的不会写,到逐渐积累了很多专业知识,包括日语表达上的进步,都得益于老师的辅导。有不懂的地方就约老师面谈。
京大笔试有四道论述题,时长大概2个半小时。我考试的时候,有一题是给考生一个比较简短的观点,考察考生如何理解该观点,或者给出某位学者的观点,问考生是否赞同。
正式面试前我和有间的老师约了几次模拟面试。京大的面试大概15分钟左右,让我惊讶的是,面试官并没有问太多计划书方面的问题,我被问到的基本都是个人情况,比如学费、生活费,毕业后计划等。
王同学:我是社会人考MBA,和大家的情况稍有不同。我们考试主要是向教授展示将来的职业规划,让教授知道咱们考生有充分的来这里学习的理由。一开始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准备,一直和有间的老师通过邮件沟通,问如何展现自己,如何表达个人经历,如何书写志望理由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等问题。结果京大实际面试的时间非常短,大概十分钟左右,教授只问了一些个人情况就结束了。
杨同学:我考的课程是五年一贯制的博士课程,既可以硕士直接毕业,也可以直升博士,不需再参加博士考试。一开始我准备研究计划书时进入了很大的误区,把初稿发给有间的老师时,老师指出我写的更像是论文而不是计划书。后来在老师的纠正下我走出了误区,这一点非常感谢老师的指导。
笔试是两个小时的专业知识和两个小时英语能力的考核。备考方法主要是做过去问,但需要注意的是过去问一般并没有原文,所以需要大家自己找到原文。此外,关于专业课我重点准备了有间的老师推荐给我的专业书,我把它全都翻过一遍,每天都会背一些知识点。京大的笔试是在六道论述题中选择两道进行回答,我事先猜的题都押中了,预测的新冠疫情的题目也考到了。
面试安排在第二天,在一个很大的会议厅里举行。参加面试的考官非常多,大约有20多人左右,给我的感觉好像整个专业的老师都来了,每个人都配备了一个话筒。我的面试时长大约有15分钟,面试官主要针对我的研究计划书进行提问,问得十分仔细,比如问我中日学者之间有何区别。
王同学:我其实一共参加了两次考学,第一次并不太顺利。第二次从今年三月份开始搜索文献,5月份边看文献边标记整理。大概搜索了300多篇文献,看了100多篇,最后实际上用到了其中的60~80篇,6月份前后完成研究计划书之后就提交了。
因为我的研究方向是非营利组织,日本这方面的研究并没有欧美充分,所以我大部分参考的是英文文献。我认为教授在看研究计划时,也会注意到申请者的文献检索能力,了解到考生看的不是二手文献,而是可以追溯到原始材料。
我的专业没有笔试,只有面试。有间学堂提供的几次模拟面试对我帮助非常大,我整理了大约1万字左右的面试稿,大部分问题基本都涵盖到了。除了实际面试时,面试官问的一个关于整体研究根基的问题比较难之外,其他包括志愿动机,个人信息等都事先准备过。面试后半段氛围非常轻松,像聊天一样,比较顺利。
白同学:我的研究是计划书从21年就开始准备了。一开始是我自己想的研究主题,但内容不太出众,考学并不是很顺利。后来与文学方向的指导老师王老师沟通后,重新调整了课题,选择了比较新颖的角度,写完之后拿着这份研究计划联系上了京大的教授。据我了解,想要读京大文学专业的硕士,一般都需要经历研究生阶段,所以建议大家做好心理准备。
我报的是研究生,没有笔试只有面试,而我的导师一开始就决定收我,所以面试并不是很严格。一开始教授问了我为什么选择京大,然后是研究计划的问题,还问了为什么那么多教授中选择了他,我当时的回答是看了老师的先行研究深受启发,对老师的教学方法很感兴趣。我的面试不像前几位同学那样正式,全程只有教授我两个人,更像是面谈。
压力排解
小编:谢谢大家的精彩分享。那么面对京大这样的名校,你们在考学的过程中应该会会遇到一些困难和压力吧,当有压力时都是如何排解的呢?
余同学:行动起来!让自己充实起来才会减少焦虑。
王同学:那就解决问题,除了解决问题没有别的办法。
杨同学:我觉得两位同学说的很有道理,在合格之前焦虑是不会停止的,只有把自己投入到行动中才能缓解焦虑吧。
王同学:我觉得唯一不焦虑的时候就是睡觉的时候。所以解决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每天做一点跟研究计划书和备考相关的事,让自己充实起来。
白同学:我就是硬着头皮逼自己拼命学习,并没有其他特殊的方法。
在有间学习的感受
小编:好的,谢谢几位同学的分享。接下来请谈谈你们在有间学习的感受。
余同学:我在有间体会最深的是笔试和面试环节的辅导。老师们真的是非常负责,给出的修改意见很有水平,给了我很大帮助。
王同学:我本来报名有间的契机就是很喜欢宋老师,老师很有人格魅力,也非常可爱。其他老师们也都负责认真,基于对老师们的憧憬,或者老师们的光环让我很喜欢有间。
杨同学:有间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给我提供了关键性帮助。老师并不是帮着我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而是在我走岔的时候把我拉了回来。研究计划也好,模拟面试也好,感触最深的就是老师帮我矫正了关键问题。
王同学:首先我想感谢谢老师,她非常细心,感谢她帮助我代办各类海外出愿的材料以及平时的答疑。我记得报考东大时需要补交一份书面材料,从日本境内邮寄的话,会比较方便,否则光靠自己海外出愿很麻烦,感谢有间提供了这方面的服务。
白同学:有的私塾面谈有时间限制,甚至会计时,但有间在时间上没有约束。和王老师沟通时,有时候一聊就是一下午,干货满满,一直能让我学到很多东西。王老师的风格并不是手把手教你,而是教授方法,告诉我如何挖掘新的研究点。我觉得王老师又好又严厉。
毕业计划及对后辈的建议
小编:最后请说说你们的毕业计划和对后辈们的建议。
余同学:毕业后我打算直接就职。
建议在有间学习的小伙伴们,在上课期间跟着老师的节奏走,平时多与老师沟通,尤其是考学经验这方面。对想报考京大的小伙伴们,建议大家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多做过去问。
王同学:我考的是MBA课程所以打算毕业后直接就职,然后看看是否有创业的机会。
对在有间学习的后辈,建议大家利用好学堂的模拟面试辅导,好好珍惜这些机会。
杨同学:未来如何安排等入学后再考虑。
我想对大家说的是,不要用一次考学去定义个人的全部价值。即使某所学校落榜了,并不代表人生就完蛋。同样,就算合格了某所学校,也不代表多风光。总之希望大家不要通过一件事去定义自己。
王同学:修士毕业后我想去欧美国家读博。
对正在考研的同学们,我想告诉大家调整好个人心态。因为人生中有很多类似考学这种里程碑的事情,它们其实具有很大的随机性,有时候个人可以干预的部分只有5%到10%。很多事情,比如疫情对出愿材料的影响,这些都是随机的,考试的时候也会有需要临场发挥的时候。所以放宽心态,做好其中的5%或10%即可。另外,硕士只有两年时间,非常宝贵,希望大家珍惜时间,在国外保重身体。
白同学:如果硕士能顺利入学并毕业的话,我希望未来可以在日本就职。
对想要考研的同学们,我想说日本的学术氛围浓厚自由,鼓励大家参加海外考学。
小编:好的,非常感谢几位同学宝贵的分享!再次恭喜你们考上理想的学府,祝你们学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