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学体验谈062|自信建立于稳扎稳打的进步之上

 

本期考学体验谈的主人公 高族的人 毕业于国内一所一本大学,大二开始自学日语,并如愿拿到N1证书。2018年1月,这位同学来到日本,2月立刻报名了有间学堂国际政治课程。高族的人同学可谓是考学中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典型例子:抱着侥幸的态度应付第一次考试,很快在笔试中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参加第二所大学院考试时,因对研究计划书的钻研不够充分,在面试中落马;后来也没有通过第三所学校的纯书类选考(纯粹依靠纸质材料选拔的考试)。经历三次惨败,令他再也不敢大意,总结教训后踏踏实实地准备,如愿以偿合格了早稲田大学アジア太平洋研究科修士課程。

 

昵称:高族的人
毕业院校:中南民族大学
N1:127
托业:790

 

以下图片均来自本期主人公自摄

 

 

合格早大的瞬间,内心并没有太多的波澜,只觉得理所应当,是时候该有个学上了。然而等到一个人静静坐下来,才又深深感受到一路走来的漫长和曲折。留学之路实属不易,所以在此分享些许本人经验,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

我大学就读于中南民族大学政治学专业,同时修了武汉大学经济学双学位。本来毕业之前已经进入了ByteDance公司的实习生项目,过起了数着日子等留用的生活。但是突然看到大学的各位朋友踏出国门,我也渐渐变得不甘于平淡地留在武汉,毅然选择了留学之路。好在大学期间准备较为充足,所以我也较快的完成了工作到留学的目标转变。

 

关于语言学习

我本人是大二英语六级擦过及格线之后立马开始了日语的学习,8个月合格N2,1年半合格N1。相比部分人猛刷能力考真题提高考试技巧,我还是比较赞成稳打稳扎学好每一课的知识,毕竟对于没有语言天赋的人(比如我)来说,只有花费大量时间才能够获得成长(N2备考前三个月每个周日语学习40小时以上,N1备考前三个月每周日语学习30小时以上)。

英语的话我还是煎熬了很长时间,在国内的时候最先备考的是托福,那时候又刚好是实习期间,用来学习的时间真的少得可怜,TPO还没刷到25就上了战场。果然最后也没过80分。来了日本之后,因为赶时间出愿便放弃了托福开始准备托业,虽然后者题相比前者来说简单了3个level,但题量真的很大啊!!!我真的做不完啊!于是乎第一次考试只考了700出头。随后便开始了疯狂刷题压缩时间的训练,第二次考试顺利达到了出愿要求。

另外就是,非科班出身的同学,只学日语N1真的不够啊!!!到头来你会发现你还是一句话不会说,一篇文章写不出来,完全没法应付大学院的入学考试!!!为了克服这一点,我建议有意来日考研的同学一定要平时多看日文原著,既能学到专业知识又能提高日语水平。

 

62-2

3月早大见学所摄

 

 

语言学校和研究生的选择

最开始接触日本留学真的一无所知,以为和欧美一样只用递交材料、远程面试后即可录取。了解到日本独(bian)特(tai)的入试制度后,我真的凌乱了,陷入了到底是语言学校好还是走研究生好的每日自我质问当中。查阅和咨询了大部分之后,我将重点总结如下。

首先从文理科来看,好的理科大学大部分集中在国公立大学,因为这些大学大部分设置有研究生项目,所以通过此途径应该是最好的选择。另一方面,文科的话,个人感觉不管是国立(学术强)和私立(就业强)都各有所长,大家可以先按照自己喜欢的城市来选择大学,再确认他是否有研究生制度,如果有的话,研究生制度还是比较好的选择。

但是经历到现在的我个人最推荐的还是语言学校。原因有2个:

  1. 给予了非日语科班出身的我大量的时间和机会去提高自己的日语水平。来了日本之后才真的体会到N1就是日语的入门而已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最初三个月一直在写作捉急,口语捉急,研究计划书写不出来等问题中困扰。好在距离面试的时间够长,在语言学校中还是慢慢积累成长,达到了大学院入学的笔试和面试标准。
  2. 语言学校签证时间够长,能够让你静下心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什么样的大学才是真的适合你的。我觉得既然是留学,肯定就要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如果读研究生的话在国内听信中介冒冒失失的选了一所,来日再后悔就没法弥补了。

 

62-3

备考御守り

 

 

关于最重要的备考阶段

我是大四上学期结束后,2018年1月来日。因为在国内就一直关注有间学堂,所以2月就立马拉着朋友一起报名了3月的课程。专业选择的话,因为自身是政治学出身,虽然辅修经济但真的没兴趣,还是打算继续进修政治学。各位学弟学妹在选择的时候更多的可以按照就业方向来选择专业,如果铁定心回国,商科和经济肯定是首选(读博回国进高校除外),如果打算在日本就职,就别以专业为优先了,考上好学校为首要目标!(虽然还没经历过就职,此处多为总结有间学堂大佬话语)

3月开课之后,一边复习专业知识,一边就和塾内的老师开始商量课题方向。此处也有大坑需要注意!!!除非是你对自己独创的方向很有信心,我还是强烈建议先找到想报考的老师,再根据他的分野和研究方向去构思你自己的研究。在这样有针对性的做法下,才能快速定下题目,还可以保证有老师能带你去做这个话题。如果是自己独创构思的话,有很大可能是你写完研究计划书,开始找老师,发现想报考的学校并没有这个分野的教授,那就真的很尴尬。

进入6月之后顺利写出了半成品的研究计划书,听取了塾内TA的意见开始联系教授。最开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联系了keio的某相关领域老师,竟然意外的回复了我并要求见面,此时日语还是挺垃圾的我紧张地去和老师面谈了,意外的还挺投缘,让我一瞬有了99.99%会被录取的恍惚错觉(事实证明也真的是错觉)。在之后准备keio的笔试和面试的过程中,没有意识到考学艰难性的本人,花式各种划水作死,直到笔试前一天也没真正完整练习过一篇过去问,理所当然的笔试就被刷掉了(涙)。

 

62-4

去见庆应教授

 

在8月期间,我还出愿了大阪大,虽然成功通过书类审查,也并没有笔试,但仍在面试被成功刷掉。后来总结原因,还是对自己研究计划书不熟悉,很多老师问的问题都回答不上来。另外就是,好像真的听不太懂大阪老师说话,导致很多时候只能尴尬和老师对视请求再说一遍。此次之后,便再也不想考关西的学校了,听不懂真的很悲惨啊(此处没有地域黑!!!是我听力太差了!!!)

 

62-5

大阪所摄

 

 

然后紧接着尝试了第三所——一桥大学的纯书类选考。这时候的我想着不用笔试面试就不会暴露自己日语太烂的事实,只根据书类来看我应该还是有些许胜算吧。但是真实情况是,预收10个人的情况下,只收了3个人也没有要我(苦笑)

三次失败尝试之后,突然陷入了失学的恐慌,每天反问自己该怎么办。好在塾里TA还有各位朋友的鼓励和指点,我下定决心再也不划水摸鱼,真正开始复习和备考,出愿了早稻田大学。接下来在每周被TA督促下,强制自己先看半本书,再写3篇过去问。随着时间一点点推移,切身地感受到了自己审题速度的加快,日语码字速度的提高。看似不可完成的1小时1200字以上的小论文笔试,也变得下笔就能写出来。

面试方面,吸取了大阪大失败的经验,对于自己的研究计划书和先行研究又进行了多次整理和背诵,对各个数据和事件做到了胸有成竹。考试当天,笔试题目画风突变,考了社会学的少子高龄化问题。虽然并没有看过社会学相关的书,但是前期素材积累多了便也把答题纸填满了。进入面试后,经历过三次失败,想着没有后路的我也没有任何紧张,感觉是坦诚的和老师进行了短暂的聊天就结束了。出来的那一刻我变觉得这次应该稳了,是水到渠成的稳了。结果真的也是梦想成真。

 

结语

关于考学,总的来说就是先认清自己的能力水平,不要心存侥幸、舍我其谁的蜜汁自信。其次就是多多练习,口语和写作缺一不可!第三就是尽量提前联系老师!这个真的很重要,不管老师是否会真的对你有所偏爱,但他会真实的增加你考学的信心和动力!(我考的四所中,只有大阪大因为太远,出愿仓促并未提前联系老师,所以到面试的时候才发现和老师气场强烈不合,以及被他咄咄逼人地追问,成为了惨痛的面试失败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