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考研|东京大学研究生合格访谈

 

又到一年放榜时,在同学们捷报连连之前,今年的6月底,东京大学已放榜了今年10月入学的研究生课程。

而在此次考试中,有间学堂学员共计合格3名同学,今天小编有幸请到其中2位参与本次访谈,来给后辈们分享他们在备考中的经验与心得~

 

01自我介绍

小编:首先谢谢两位同学能够参加这次的采访。祝贺你们合格东大研究生,先麻烦两位同学简单做一下自我介绍,比方说你们的出身校、大学的专业、报考时的语言成绩,再就是在有间上课的专业期数,选择报有间的契机等等。

龚同学:我本科是厦门大学的日语专业,N1是155分,英语只考过一次托业,因为那次准备的不是特别好,只考了700多。我是社文16期的学生。这次合格的是东京大学的情报学环社会情报专攻。另外还合格了京都大学的媒体文化专攻,北海道大学的情报观光学院。

我本来是打算DIY的,但因为是跨专业,感觉心里没底,在考虑报中介还是报私塾。我的同学正好在有间上课,他就向我推荐了。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后,就报了有间的班。

罗同学:我的本科是浙江大学中文系,这次合格的是东大中文系的研究生。提交的日语成绩是N1 147分,英语没有提交。结识有间的契机大概在去年年底。当时本来是想自己申一下东大的研究生,但是因为疫情,担心2020年10月份的那期会不会取消。来到日本之后也没有什么头绪,就想报私塾来学习一下,同时也能够获得一些留学的信息。

小编:其实东大人文这边的中国文学专攻已经挺长时间没有怎么收过新的学生了,这一点上来说也还挺惊喜的。

 

 

 

02东大印象谈

小编:接下来想请两位同学谈谈择校理由。为什么会选择考这所大学,还有对这个学校的前后印象有什么变化。

龚同学:报考东京大学情报学环的理由比较简单。我对社会学偏传媒的方向比较感兴趣。但是咨询的时候,有间的老师给我介绍说,在日本虽然大多数老师是社会学,但是专门做媒体研究的不太多。我自己也去了解了一下,所有学校里面做这方面研究的,比较好的国立就只有北海道大学和东京大学这两所,也没有太多的选择。最后这两所也都报了,能合格情报学环我觉得还是比较惊喜的。

我目前还没有正式入学,可能印象上没有什么变化,主要来自于官网介绍。东大的情报学环会有一些实务实践方面的课程,而其他学校可能会比较注重理论,很少有实操类的课。

小编:我还有一个问题,因为你刚刚有提到可报的学校比较少,同时也报了京大跟北海道,都是国公立。之前没有考虑过私立吗?

龚同学:我比较偏向读国公立,因为感觉学费比较便宜,不想给父母增加太多的经济负担。

小编:关于这一点,之后如果有同学考虑费用问题的话,可以多方综合一下。首先文科的大学院不管国公立还是私立,学费差距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大,再就是早庆的奖学金会非常多。

罗同学:考这所学校的动机一方面是因为东大学术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是家庭原因,因为家里人在东京,所以希望可以留在东京。

关于东大在文学专业上的学术水平,本科期间也阅读了很多东大出身的研究学者的著作,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在后续的了解中,也感受到东大的文学专业,尤其是中文专业这方面有比较浓厚的底蕴,也有坚实的基础和传统。

至于对学校的前后印象,首先是觉得不仅是文学专业,东大其他文科的氛围也很浓厚,比较富有人文气息。

我本科是浙大的,虽然说中文专业很强,发展也比较快,但是对于本科学校人文氛围方面的问题,一直比较介意。我在大二的时候,有去复旦交流过一个学期,感觉复旦是氛围很好的一所学校,对于专业学习也好,和未来的发展也好,都有比较积极的作用。对于东大的印象,现阶段也是只有这样一个大体的认识。入学之后,可能会有更具体的印象。

 

 

 

03专业学习

小编:接下来我们聊一聊考学方面的话题。第一个问题是专业知识学习的心得,比方说龚同学是日语专业出身,为什么会想到跨专业?在这个过程当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龚同学:我在本科的时候辅修过广告学,对于这方面也比较感兴趣,但是后来因为一些事情,没有继续学,只停留在浅显的阶段。后来考虑赴日留学,才开始考虑专业的问题,所以一开始我的专业知识并不太丰富,也不知道要学些什么。

虽然对于媒体一直比较感兴趣,但是和有间的老师聊过之后,知道了读传媒可报的学校会比较少。当然这也是一个自我权衡的过程。最后考虑下来,觉得社会学可以报的学校多,还是选了社会学方向,我本人还是对媒体传媒比较感兴趣。

跨专业最大的困难是不知道自己想研究什么,这也是最后放弃DIY报了有间的最大原因。因为日本都要求有研究计划书,研究想法必须建立在基础知识上面,而我在这方面有很多不足。报了有间之后,老师们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包括班主任经常和讨论我方向是否合适的问题。

小编:在专业学习上,你有没有什么推荐的书,或者是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

龚同学:专业学习方面,塾里老师在第一节课的时候就列了书单,主要是社会学相关的基础书目。我觉得《クロニクル社会学》这本书比较浅显易懂,适合入门。

对于很多人来说,一开始直接看日文的书会比较有难度,也可以去找一些中国国内考研的专业书籍,对照来看。

小编:罗同学在专业学习方面有什么心得?虽然本科就是中文系,但是本专业也会担心国内外是不是一样。在写计划书和学习的过程中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罗同学:在学科的体系上,两个国家之间专业的制度非常不一样。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去年年末的时候非常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去做。所幸得到了学堂的帮助,受到了很多的启发。

就我个人的心得而言,日本中文研究的特征,一方面是比较重视越境的研究,不会局限于中国大陆,而是会关注整个华文世界。比如说课上推荐过一本参考书,就是藤井省三教授的《中国语圏文学史》,它就很好地反映了日本中国文学研究的特征。

另一方面是日本比较注重实证。这点我记得好像刘在复先生说过,德国是一个思辨的民族,日本是一个实证的民族,这一点在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上反映得非常明显。他们会关注非常具体的问题,切口很小,尽量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还要把涉及到的背景、发展脉络、人物、时空等等都考虑到,以比较全面的视野去服务于非常细小的问题。这种思路和国内注重宏大的、思辨的,或者说形而上的研究不太一样。

 

 

 

04研究计划书

小编:关于研究计划书,两位同学有什么参考的经验吗?

龚同学:研究计划书的准备是个漫长的过程,因为一开始我不知道要研究什么,也没有太多的基础知识,就先学了一段时间专业课,慢慢思考研究主题。当时有间的指导老师告诉我,首先要学会用社会学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比如说吴亦凡事件,或者说郑爽事件,要怎么用社会学的眼光去分析它。我当时准备了很长一段时间,看自己对哪些东西感兴趣,值不值得研究。最后找了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问题,也就是国内短视频相关。

作为一个中国人做中国相关的研究,也比较有说服力。毕竟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外国留学,要么研究中国相关,要么研究比较泛泛的问题。一个中国人去日本研究美国,就不太会有说服力。

后面因为有一段时间准备毕业论文,又比较懒,就懈怠了。这是一个教训,研究计划书的准备一定要尽早,早点找老师修改。我后来准备申请的时候,发现很多出愿的时间已经错过了。

写计划书的过程中,首先是要多看前辈的研究计划书,思考他们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最重要的是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当时老师也和我讲,中国学生写研究计划书喜欢强调这个事件的紧迫性,但是这些其实不在学术研究的范畴里。更重要的是,对于这个事件的研究背后,能给我们带来一些什么样的启示,把它作为问题的意义在哪里。我觉得这是研究计划书里重要的一个部分,可能会说服老师为什么来收你,所以是需要去认真考虑一下的。

罗同学:我在研究计划书的准备上也是比较曲折的,因为日本的研究思路与中国的研究思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在本科的时候比较习惯的那些研究方法,在日本比较水土不服,而且本科阶段的知识水平,其实并没有达到可以进行研究的程度,比如说问题意识一开始非常不足。

但是经过了担当老师的指导,一直提醒自己要有比较明确的问题意识,也试着去站在日本研究者的立场去思考,什么样的课题比较有研究意义。后来通过收集资料,也阅读了很多先行研究,渐渐地找到了现在这个主题。虽然准备得比较仓促,但最后还是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写完了。

 

 

 

05面试

小编:两位同学是怎么准备面试的呢?实际面试的过程中,和教授交流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

龚同学:我申请了好几所学校,东京大学的情报学环是没有笔试面试的,但是京都大学因为有AAO,那个老师很快就要求面试,准备时间非常短,从收到通知到面试中间时间可能不到一周。我当时立刻就和有间的老师说了,老师让我赶紧把有间的一个面试问题集给写完。这个问题集它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各方面都有。但是当我真正去和京都大学的老师面试的时候,很多东西都没有被问到,直接就进入了研究计划书相关的问题。

我的一个感想就是面试准备要做周全,最重要的肯定还是研究计划书,对自己研究计划书的理解,以及为什么要研究这个主题。

小编:在面试环节,一般出于安全考虑,肯定是各个方面都要准备一下。比如教授万一对毕业论文感兴趣,他有可能会就问到,所以准备最好是可以全面一点,这样不管被问到什么,都有办法答上来。

罗同学:东大人文社科的研究生申请有书类审查和面试,我是5月中旬的时候收到了面试通知。

面试的具体过程其实比较简单,没有那么复杂,是我申请的专业方向的老师主持的。主要就是专业老师问了我一些毕业论文的问题。因为研究计划里有写之前学习的过程,所以老师揪着毕业论文这一点,问了一系列的问题。虽然准备时间也比较仓促,但还是按照有间提供的面试问题大纲,提前写了回答,所以大体都答上了。

当时觉得自己表现得并不是太好,一方面是表达的问题,毕竟不是母语,有词不达意的情况;另一方面是自己毕业论文的问题。以日本研究者的眼光来看,我的毕业论文并不会给人太好的印象,但最后还是比较幸运,稀里糊涂地获得了老师们的认可。

 

 

06考学压力

小编:那两位同学在考学过程当中,是如何去面对压力这个问题的呢? 

龚同学:考学中最大的压力就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没有学上会怎么样。这方面主要还是对于不确定性感到的焦虑。最好的方法就是坐下来看书学习,把不确定性变成确定的日程安排。

同时也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就算这个学校考不上,还有别的学校可以考。我之前一直比较担心,如果日本一直不开放怎么办。其实现在想一想,去不了就去不了,开网课也是可以接受的,主要还是要学会自我开解和调节。

小编:龚同学是海外出愿远程报考的,这个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呢?

龚同学:远程报考其实没有太多比较难的地方,按照要求的材料提交就可以了。因为疫情关系,快递到日本的时间会长一些,如果允许EMS以外的话,可以发顺丰。像情报学环的出愿时间比较紧张,中间的间隔时间很短,今年就碰到了已经开始出愿,但是海外支付一直没有办法使用的情况。有条件的话,可以找日本的同学帮忙寄一下,这样也比较安心。

罗同学:在申请研究生阶段有很大的压力。当时对自己抱有非常大的期望,希望可以合格。家人也在日本生活,对于日本也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所以就非常希望可以在比较理想的学校里,进行自己的文学研究。

去年毕业季的时候,身边的人都已经成功地申请上了理想的学校,或者有了新的方向,但是自己因为疫情的问题,一直没有着落,心里面非常紧张,担心自己如果这次申请不上,该怎么办。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疫情,以及日本研究者的偏好等等,在考学上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给自己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07在有间学习

小编:接下来就麻烦两位同学再简单分享一下在有间学堂学习的感受吧。

龚同学:在有间学习最大的感受就是很多东西要自己主动去利用。比如说老师经常会提醒我,可以去发邮件申请一些资料,或者写一些问题让老师帮忙改。也会提供各个学校的过去问,可以积极地把这些利用起来。

在日常课程的学习当中,老师虽然会帮着梳理知识,但是更重要的是要自己多读书,多背诵,多去做题,这样才能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利用起来,充分地消化。如果只是听课的话,过段时间就忘了;或者即使听懂了,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去用。主要就是要自主学习。

罗同学:学堂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集中了非常丰富的资源。就我个人而言,初期的时候不太了解日本留学,很有幸地接受了学堂的指导,获得了非常多的信息,在专业学习和对于日本学校的专业制度上,也有了清晰的把握。

在研究计划的修改和专业学习的规划上,指导老师帮助了我很多。在参考书和过去问这两个资源的获取上,也获得了很大的帮助。

 

 

 

08毕业后的规划和考学建议

小编:两位同学有没有对自己毕业之后的规划做过预想,比如说想读博或者是想工作?对后辈有没有考试上的建议?

龚同学:我现在打算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再看自己适不适合读博,虽然我有这方面的想法,但是学术也不是每个人都做得来的。如果不太适合的话,可能还是要尽早工作,可能会尝试在日本就职。
建议的话,就是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尽早做打算,尽早规划,多去学校的网站翻信息。

罗同学:短期的计划是集中在修士考试上,争取能够早日合格。长期计划的话,比较倾向于进入学术研究的领域,当然自己有没有那个能力,有没有那样一个契机,暂时还是未知数。所以还是想尽量脚踏实地完成眼前的专业学习。

建议的话,首先是一定要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清晰的问题意识。在硕士和博士的申请过程当中,肯定是要有一份研究计划。围绕自己研究的问题,再去看要申请哪些学校,能报考哪些老师。

其次文学虽然说看起来门槛比较低,但实际上是需要做好童子功的。文史哲这样的专业,非常考验日常积累和学习习惯,平时在基础的文学史学习之外,自发去拓展自己阅读的视野。

还有一点是要充分利用学堂提供的资源和信息,多问问题,好好使用各种考学申请方面的辅导。我觉得这点非常重要。 

小编:好的,谢谢罗同学。今天的采访就差不多到这里结束了,也谢谢两位同学的配合,祝两位同学学业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