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学体验谈222|大龄考生的漫漫阪大合格路:化事事不备为万事具备
本期考学体验谈主人公 SH 同学毕业于国内一所一本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SH最初想要顺着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进行计划书撰写和考学,于是加入有间学堂国际政治专业13期进行学习。因为是以社会人来留学,相比于应届毕业生,SH的压力更大:年龄上本就存在劣势,但又因为没有语言成绩而无法尽快出愿考试。好在SH没有被这种压力击败,她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考学规划,在方向上出现错误时及时修正。虽然波折,但最终取得了好结果,SH在2021年2月合格了大阪大学国際公共政策学研究科比較公共政策専攻博士前期課程,已于4月入学。
昵称:SH
日语:N1 108
英语:托福80
出身校:西南政法大学
以下图片均来自本期主人公自摄
每当听别人谈起赴日考大学、大学院的规划时,我总是心生羡慕。因为很多人决定高中或大学毕业来日本留学,至少提前1到2年就准备了日语。当获得签证进入日本时,手里几乎拥有N1、N2以及托福或托业的成绩。而我,是个反面例子。
2016年,我大学毕业。毕业后,我在南京就职于一家报社,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上班累得时候,还是会想着考个研究生,再回到学校里读读书。2018年,在一次采访科技展览活动中,我遇到了一些日本科技公司的员工,用蹩脚的英语和他们攀谈起来。那次采访,让我产生了系统学习日语的想法。于是,我报了日语学习班。加上之前一直有读研的想法,学习班的老师建议我可以去日本读研。我说服了父母,辞掉了工作。2019年4月,我赴日留学,那时的我只有一个N3的日语成绩。
晚起的鸟儿要保持头脑清醒
来到语言学校,看着身边一同报考大学院的同学,手里都有着N1和英语成绩,内心很焦急。尤其是大家年龄还比自己小2.3岁,更是感到压力满满。虽然一开始有些排斥这种压力,但是慢慢地就与这种压力共处了。我开始保持清醒的头脑,规划自己的考试和学习计划。
结合自己的日语水平,我清醒地认识到,最早也只能在2020年拿到该有的语言成绩,取得考试资格。因此,2019年的4月到12月,8个月的时间,我几乎只学习日语和英语。2019年7月的JLPT考试,我冒险尝试N1,果不其然,失败了。那个夏天,蒸腾的暑气混着汗水和泪水,浑浑噩噩的过去了。
由于害怕自己没有资格出愿,我还参加了同年11月的日本留学生考试(EJU)。日本留学生考试的好处是,你只要考就会有分数,不作“合格”或者“不合格”的判断。因此,如果有同学和我一样手中没有日语成绩,一定要考EJU获得一个备用成绩。
19年的6月,我还报考了托福。因此,每天的生活就是上午去语言学校学日语,下午坐在电脑前刷托福。由于托福听力和阅读会花费很长时间,而且需要集中精力,因此每天饮食和睡眠都要做好调整,保持旺盛的精力。
2020年时,我手里终于有了N1的日语成绩和托福成绩。虽然分数都不高,但是足够出愿。由于疫情的原因,加上准备专业课,我也没有再去刷分。
图为夜晚的上野公园。不打工时,每天晚上跑到上野公园
“一波三折”的研究计划书
由于疫情原因,很多学校取消了专业课笔试,于是研究计划书成了老师了解学生学术基底的关键,因而也成为考试最重要的一部分。
(1)“贴合”的研究主题
一开始,我延续了偏社会学方向的毕业论文的主题。那个时候,有间学堂的研究计划书指导老师尤老师,很认真的帮我修改,但同时也告诉了我他的担心。第一,研究主题有些偏离学科。导致选导师时,很难贴合老师的研究方向,容易失败。第二,研究内容偏抽象,作为留学生,语言上就很难把控研究内容,也容易失败。在和他沟通了多次后,他建议我先试一试,之后还有出愿机会,如果这次没通过,之后再好好的改研究计划书。
果然,由于研究主题的偏离和过于抽象问题,我连续失败了三个学校。看着身边的同学一个个合格了学校,心里很是焦急。在这个时候,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于是,我每天晚上只要不打工,就会跑步5公里,正好是我家到上野公园的往返距离。
在经历了三次失败后,我继续找尤老师复盘,准备换研究主题。尤老师先询问我想要研究的大概方向,然后给我推荐了两本通识的中日外交史,让我选取一本读完后,从里面提出10个问题给他看,他帮忙选出比较好地研究问题。最后,他帮我从10个问题中,选出了3个比较有研究价值,不太扎堆的研究问题。
(2)细化研究问题
后来,由于尤老师太忙,我中途换了张老师帮我继续细化研究问题,修改研究计划书。细化研究问题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一开始,我的研究问题很宽泛,而且没能正确地使用理论。面谈时,张老师耐心地告诉我,研究时要怎么利用理论来解释问题。并且他根据我的研究主题,建议我利用历史文献研究法,继续细化研究问题,寻找更加具有研究价值、符合日本学界研究“口味”的研究问题。
听了张老师的建议,我开始重新调整研究问题。查找文献、史料了解相关事件的历史背景。一个半月的时间,除去上语言学校、打工,我都在丰岛区中央图书馆、北区图书馆以及国立国会图书馆待着找史料。
国立国会图书馆门口的银杏树
研究计划书修改
一个半月左右查史料,看文献,一周集中写作,大概花费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我的研究计划书初稿完成。考虑到出愿期间,私塾里的老师都很忙,于是,我先找语言学校的老师帮我修改了研究计划书的文法。我所在的语言学校日语老师,有很多本身学识水平比较高,帮助我改正了研究计划书中的文法、用词,让表达更加地道。
在修改完文法后,找私塾里指导老师修改内容和结构。由于前期已经和张老师,在研究问题上做了比较充分的沟通,加上又修改好了文法,因此,整个研究计划书的修改也很顺利。改了三稿左右就定稿了。
关于面试,我倒没什么太多的心得。因为总是担心自己的日语口语,所以我按部就班地按照私塾老师的建议,借鉴模板,填充自己的内容,反复背诵,找私塾老师完整练习面试。
总之,我的研究计划书之路虽然很波折,但是特别谢谢有间学堂的指导老师给我很多帮助。在这个过程中,我初步学会了如何去写一份研究计划书。尤老师的“引导”式教学,给了我很大的自由选题空间,同时帮助我了解巩固了专业基础知识。张老师耐心细致地帮我分析研究问题,让我知道如何细化出一个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因此,当我们在写研究计划书遇到问题时,一定要及时的与私塾的指导老师沟通,他们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会帮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及时调节,学会释放压力
最后一部分,说一下备考时的心态。一个平稳乐观心态绝对是有利于考试的。
异国他乡的焦虑,学业的压力,生活的琐碎,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备考的心态。我在备考期间,因为考学问题和语言学校同学吵过架,差点打起来。打工的时候,被日本前辈欺负过,也被客人骂过。没有人能一直在好的情绪里,当不开心的时候,一定要学会释放压力,找到能让自己开始的事情。
对我自己来说,每天跑步、运动,和好朋友一起吐槽生活中的不开心,能够极大释放我的压力。在我考试失败,心情最不好的时候,我的父母、好朋友每天打电话和我聊天,帮我转移注意力。
整整两年的时间,千帆过尽万木逢春,最终,我合格了大阪大学的国际公共政策研究科,千辛万苦成为了一只吃到虫子的晚起鸟儿。
虽然,我的留学决定很仓促,年龄也早已失去了优势,但是只要把握住备考的每一次机会,时间会送给我们最美的人生礼物。